日前,记者从江苏省财政厅获悉,今年起到2015年,江苏将对现有财政预算安排的涉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12项共计25亿元的专项资金加大整合力度,在不改变现有管理方式、管理渠道和管理体制情况下,整合资源、集中投入,全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,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。
据介绍,目前,江苏省财政厅根据全省4916个行政村的整治任务和奖补标准,及时下达资金6亿元,有力地支持了省级“康居示范村”、重点窗口地带等村庄的环境整治工作。
据了解,江苏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处于全国领先地位。 “十一五”期间,江苏将全省25万个自然村落规划调整为4.2万个规划保留村庄,并从农民群众最关心、受益最直接的环境卫生整治、基础设施配套入手,以省级试点示范为引导,着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、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和村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,村庄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。江苏每年组织指导200个村庄,开展省级环境整治试点示范,5年共投入建设改造资金约5亿元,完成1000个省级村庄环境整治试点,建设整治村内主次道路270公里、修建排水管道230公里、新建垃圾箱3.3万个、新建公厕1900座、增加公共绿地320万平方米。各地以省级试点示范为引导,分级推进村庄环境整治,累计完成9000个规划保留村庄的环境整治。2006年,江苏省在全国创新实施“组保洁、村收集、镇(乡)转运、县(市)集中处理”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,加快村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。2007年,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启动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。根据村庄所处区位、规模、地形地貌、排水特点及排放要求、经济承受能力等具体情况,确定处理方式和选择适宜处理技术,积极组织实施省级村庄生活污水相对集中处理试点项目建设。到2010年底,江苏全省共完成2666个规划保留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,其中太湖流域生活污水实现有效治理的规划保留村庄超过40%。2010年5月又将江苏省常熟市列为全国首个、也是唯一一个“村镇污水治理县域综合示范区”。目前,全省约1万个规划保留村庄人居环境得到初步整治,占规划保留村庄总数的25%,整治工作进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。
根据规划,“十二五”期间,江苏全省村庄环境将得到有效整治,主要交通干道沿线、重要窗口地带完成建设整治任务,镇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全覆盖,集中收运率达80%,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,规划布点内村庄达到“六整治、六提升”,非规划布点内村庄达到“三整治、一保障”,建成省级“康居示范村”1000个,各县(市)至少建成2-3处农村民居防震安全示范点或示范村。